凱丁愛murmur

閱讀時光|《巨人的筆記》,從紀錄通往成長與自由

《巨人的筆記》——金翼漢 讀後心得

「紀錄,是拓展人生自由領土的一種手段。」——《巨人的筆記》

在開始閱讀一本書的時候,在心中抱持一個問題,持續在這本書上找答案,這將讓我們可以更快也更有效的閱讀。

而我最初對本書的疑問是:「如何有效/有效率的紀錄呢?」

為什麼要記錄?

讀此書時,一直讓我想到我最初寫部落格、寫文章的初衷:「記錄是讓自己能夠回顧。」
而後來,我才發現,唯有好好記錄,才能看見自己的成長軌跡,如同書中所說:「記錄下來,就能看見人生的方向。」

這本書不只是探討「筆記」這件事,更是一本關於如何透過紀錄讓自己變得更好的書。它不只讓人感同身受,更能幫助我們理清思緒、找到邁向下一步的方法。

既然紀錄這麼重要,那該記些什麼?

有時候上課寫筆記時,我們總是洋洋灑灑的照單全收。老師在台上猛寫、我們在台下埋頭猛抄!

有時候看書閱讀時,我們深怕錯過書裡的一字一句。畫了滿滿的線、寫了滿滿的筆記,一本書看了一週、一個月還沒看完!

天真的以為寫得越多、就能記得越多,但往往事與願違。

以下運用作者在本書提到的「摘要法」、「分類法」,分享書中我感受較深刻的內容、並以分類方式、與我盡可能重新理解的文字羅列出。


為什麼要記錄?記錄的目的

紀錄,不只是為了留下過去的軌跡,而是為了成長,而成長需要目標。

書中提到:「紀錄,是為了要建立專屬的成長機制。
要成長,就必須做到兩件事:有計畫,然後瘋狂地堅持。

計畫前,先問自己三個問題:

  1. 目標是什麼?
  2. 想過怎樣的生活?
  3. 現在有什麼習慣?

透過這樣的思考,我們才能擬定計畫,並透過紀錄來達成它。

此外,紀錄不只是寫給自己看的,它還有另一個重要的功能——分享。
我們在 Facebook 上寫生活心得,在 Threads 上記錄日常雜談,在部落格寫下長篇思考…… 這些行為不僅是紀錄,更是一種分享、也是一種與世界溝通的方式。

透過人與生俱來的分享欲,來做紀錄與分享;透過分享,讓紀錄更有價值。


如何有效記錄?記錄的過程

紀錄的價值,不在於寫多少,而在於能否內化、真正轉化成自己的知識與經驗。

我們時常在學習、閱讀或需要紀錄的時候,一個筆記就記了好幾頁花花綠綠的內容,一時半刻卻也記不住自己寫了什麼,因此記錄的時候的「思考方式」與「心態」都更為重要!

1.思考
我們在閱讀或學習時,往往會遇到「抬起頭回想過去事件再與書上應用結合」的經驗,這些思路往往一閃即逝,作者把這個思考稱作為「瞬間思考」

2.內化
我們必須要經過瞬間思考,才能達成真正的「內化」,這些學習或成長的經歷,才能透過紀錄真正的成為自己的一部分。

3.紀錄
紀錄之後最重要的,是回顧與複習,經過多次回顧,這些紀錄才能存進長期記憶當中。

避免無效紀錄的 4 大誤區:
✘ 沒有經過思考就直接寫下來
✘ 先筆記下來,之後再看的想法
✘ 為了不記而記的筆記
✘ 未重複利用/回顧的筆記

有效的紀錄,不是盲目地寫,而是透過思考內化後,再做精煉的記錄。


如何有效率的記錄?記錄的方法

書中提到兩種重要的紀錄方法,讓我們在面對海量資訊時,能夠有條理地整理與吸收:

摘要法

摘要是一種內化、壓縮記憶、重新創造的行為。我們盡可能地透過摘要的方式重新壓縮我們的經驗、再重新創造,我想,這也是一種「換句話說」。

「重整、摘要、關鍵詞」是我在此章節段落所摘要下來的領悟。

分類法

我自己在思考的時候也很喜歡做分類,有一種在腦海裡畫架構圖的感覺,可以幫助自己釐清思路,知道下一步驟可以怎麼走。

作者也提到,進行分類,就能知道思緒的走向。而當你煩惱、茫然的時候,經過分類,就能看到問題的解答。

因為在列出選項的時候,那就代表你已經有答案了!


開始記錄吧!紀錄的行動方針

如果你也想開始用紀錄來改變自己,分享本書提到的幾個行動!

行動 1:有計劃,然後瘋狂堅持到底

行動關鍵詞:「計畫」與「堅持」

問問自己:

  • 我的目標是什麼?
  • 我想過怎樣的生活?
  • 我現在有什麼習慣?

行動 2:寫下 20 件自己做不到的事情

關鍵詞:從「做不到」到「做到」

20件如果太多了,5件、10件也行,總之寫下來之後,就會發現自己有多渴望做到,再把它轉化為行動力吧!

行動 3:摘要生活大小事

關鍵詞:我的「摘要行動」

試試這些問題:

  • 我今天做了什麼?
  • 這週發生了什麼?
  • 這個月有哪些進步?
  • 這一年,我變得更好了嗎?

這些問題不只是回顧,而是讓我們看見自己的成長,也能更了解自己真正喜歡的事。

其他還有像是「描繪人生地圖」、「寫自己的歷史」、「為自己寫日誌」等,都是讓自己邁向成長的紀錄方法,有興趣可以去買書來看看!


結語

本書的重點雖然是「筆記」,但其實探討的是更深層的概念:思考、成長、自由。

  • 透過思考,我們能夠內化知識。
  • 透過內化,我們才能真正成長。
  • 透過成長,我們才能獲得自由。

我們為了成長、為了自由、為了達到目標、為了改變人生,因此紀錄。其實就跟閱讀一樣。

「三日不讀書,便覺面目可憎。」宋代有黃庭堅曾如此言。

我想,紀錄也是呢!

這也讓我反思,2024 年我沒有買手帳、少了系統性的紀錄,結果到年底回顧時,總覺得少了些什麼……
不是生活不夠豐富,而是因為**「沒有紀錄,就沒有印象。」**

於是 2025 年,我決定重新拾起筆記本,搭配紙膠帶、貼紙、印章等,讓紀錄變得更有樂趣,也讓生活更能輕鬆回顧!

「一年不紀錄,便覺人生無味。」還是好好的紀錄吧!

對了,今年我可是挑選了好久,最後決定買了日本的MD筆記本,目前用起來甚是滿意呢。

你的人生也正在迷惘嗎?

或是你想紀錄卻不知道從何著手呢?

「記錄下來,就能看見人生的方向。」
如果你也在人生迷茫,或是不知道該如何開始紀錄,從每天的簡單記錄開始吧!
日常瑣事、情感、感受…… 慢慢累積,你將會發現,自己也在悄悄改變與成長。

《巨人的筆記》

作者:金翼漢(韓國首位紀錄學家)

出版社:圓神出版

線上買書:博客來

Hi~如果你喜歡我的心得或文字,可以點選我的購書連結
透過我的連結購書,博客來會提供一些小小的分潤,當作是鼓勵與支持我的力量喔!

返回頂端